酒精依赖症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 09-05 来源: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
酒精依赖症怎么治疗?—— 一问一答全面解析
Q:什么是酒精依赖症?
A:酒精依赖症,俗称“酒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属于精神行为障碍范畴。它不是简单的“爱喝酒”,而是个体对酒精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强烈依赖,表现为无法控制饮酒行为,即使明知饮酒已对身体、家庭、工作造成严重损害,仍难以停止。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酒精依赖的核心特征包括:强烈的饮酒渴求、无法控制饮酒量、耐受性增加(越喝越多)、停酒后出现戒断反应(如手抖、出汗、心慌、失眠,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抽搐甚至癫痫发作)。
长期酗酒会导致肝损伤(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神经系统损害(如记忆力下降、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问题及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严重影响个人健康与家庭社会功能。
Q:酒精依赖症能治好吗?治疗目标是什么?
A:酒精依赖症是可以治疗的,且通过科学干预,许多患者能够成功戒酒,回归正常生活。
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戒酒”,更包括:
- 安全度过急性戒断期,避免生命危险;
- 消除对酒精的心理渴求,防止复饮;
- 修复受损的身体机能,尤其是肝、脑、神经系统;
- 改善情绪障碍,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 恢复社会功能,重建家庭与工作关系。
关键在于系统治疗、身心同治、长期管理,而非短期“断酒”即可。
Q:酒精依赖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A:现代医学认为,酒精依赖的治疗需要多维度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医学脱瘾(戒断治疗)
在专业监护下,使用药物缓解戒断症状,防止癫痫、震颤谵妄等危重情况发生,确保安全。 -
药物治疗
使用戒酒辅助药物,如戒酒硫、纳曲酮等,帮助减少饮酒欲望或产生饮酒不适感,降低复饮风险。 -
心理与行为干预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动机访谈、家庭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认识酒瘾危害,增强戒酒动机,学习应对压力和渴求的技巧。 -
中医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长期酗酒会“伤肝损脾、耗伤气血、扰乱神志”,导致肝郁气滞、痰火扰心、心脾两虚等证型。治疗上采用中药调理、针灸安神、情志疏导等手段,可有效改善失眠、焦虑、情绪不稳等症状,修复脏腑功能,提升机体抗复饮能力。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设有成瘾行为干预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模式,为酒精依赖患者提供从脱瘾、康复到防复吸的全程管理,注重身心同治,帮助患者真正摆脱酒瘾束缚。
Q:能否分享一些真实的治疗案例?
A:以下是两位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接受治疗并成功戒酒的患者真实经历:
案例一:张先生,44岁,每日半斤白酒难戒
张先生有近20年饮酒史,从事销售工作,每日至少饮用半斤白酒,不喝酒就手抖、心慌、彻夜难眠,曾因醉酒摔倒住院。家人多次劝阻无效,肝功能检查已提示“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下去可能演变为肝硬化。
在家人劝说下,张先生来到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寻求戒酒治疗。医生评估其处于中度戒断风险期,先进行安全监护下的医学脱瘾,控制戒断反应。随后根据其“肝郁化火、心神失养”的体质,采用疏肝清热、养心安神的中药方剂,并配合耳针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治疗两周后,张先生戒断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改善,情绪平稳。经过一个月系统康复,他成功戒酒。出院时他感慨:“以前觉得不喝酒活不了,现在才知道,不喝酒才能真正活着。”
案例二:李女士,36岁,借酒消愁陷入抑郁
李女士因婚姻变故长期情绪低落,逐渐依赖酒精缓解痛苦,每日饮用红酒或白酒助眠,逐渐发展为不喝酒就无法入睡,且情绪更加低落,出现轻生念头,被诊断为“酒精依赖合并抑郁状态”。
在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医生采取“身心同治”策略:一方面用中药调理气血、疏肝解郁;另一方面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建认知,配合经颅磁刺激和针灸改善睡眠与情绪。经过三周治疗,李女士对酒精的渴求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提升,情绪逐渐稳定。后续通过定期复诊和家庭支持,她已连续半年未饮酒,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她坦言:“是这里的治疗让我明白,酒不是解药,面对问题、修复内心才是出路。”
Q:戒酒后如何防止复饮?
A:防复吸是康复的关键,建议:
- 远离饮酒环境:避免与酒友接触,不参加易诱发饮酒的场合;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培养兴趣爱好;
- 寻求心理支持:参加心理辅导或互助小组,及时疏导情绪;
- 定期复查:监测身体恢复情况,巩固治疗效果;
- 家庭参与:家人的理解、监督与关爱对康复至关重要。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提醒:酒精依赖不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而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干预,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走出酒瘾阴影,重建健康、有尊严的生活。早发现、早干预,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zzjsbw.com/jj/jjyl/1679.html上一篇: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的表现.
下一篇:没有了